第前篇.4 尊重章
自上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鎮(zhèn)名由界懷鎮(zhèn)改名為思源鎮(zhèn),鎮(zhèn)長先輩們推行一系列政策,打出“仁愛、尊重”等口號,再加上獨特的地理位置與秀麗風(fēng)景,吸引了大量外來人民來此地居住……走完蜿蜒曲折的泥巴小路,穿過茂密的小林。
林子的另一頭有一口正方形大水井,井水冬暖夏涼,甘甜解渴。
井底和井壁都由一層燒磚砌成,井水深近兩米,清澈見底。
井旁石碑上刻著一行奇怪的字,模模糊糊的大概寫著有“嘛、咹、呢、叭”等。
這一口大井存在不知道有多久了,匯聚著西周林子、小山的甘泉,最終由井壁側(cè)部一個小口子源源不斷的流出,始終使得井水永不見底。
西面八方的人們都喝著這口井水長大,有些人則每天挑一兩瓶水回家,待喝盡后第二天再去打水。
自制了打水長瓢,計算好了自家一天喝多少水,于早上出發(fā),將每瓶水裝地表面泛著白水霧回家。
第二天再幾乎準時而來,每天如此。
就這樣這一口水井,讓方圓二十里的人家有了共同要做的事情,潛移默化的拉近了每個人的距離。
這一口大井中的水流入萬戶,養(yǎng)育著這一方水土,讓這思源鎮(zhèn)的人們成了一個整體。
俗言道:“遠親不如近鄰”。
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還真不如出門打水時的一句:“一起打水去”來的親切。
無論下雨、刮風(fēng)還是打雷,這些生命之水就讓人們一首堅持著,久而久之,打水瓶泛著薄青色,掛上了生活的氣息。
我也時常從那井旁路過,先到一馬路上,再下幾個階梯,向正在打水的陌生長輩借個瓢喝上一口。
那股清新順著喉嚨涌入肚中后,甘甜無比地令人心曠神怡,瞬間掃除了身體內(nèi)所有疲勞。
即使是在冬天,好水冬暖夏涼。
二十幾度的水反而有些暖手,讓人止不住一瓢再來一瓢。
正因為如此之好,所以就出現(xiàn)了“盛大”的場景——整天來打水之人絡(luò)繹不絕,甚至有人不惜不遠千里而來。
這種有每天如一日的堅持與熱愛,才是生活。
這種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與共同點將思源鎮(zhèn)化為了一個整體,形成了當?shù)仫L(fēng)土人情,蘊釀著柔和純真的精神。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這種人人都有共同情懷和精神讓我們每一個人在知道自己的小家之外,還有一個大家。
以至于很多人多年后即使離開故土后也依然會袒護自己的家鄉(xiāng)。
國家的起源大概也是先由如此的地域關(guān)系吧。
這兒的人們是如此的團結(jié),人與人之間沒有什么隔閡,親切富有大愛,善良富有情懷。
就如同我總是“望天”,老爺爺每日散步一般,無論你是什么身份,在干什么,在遠離競爭世俗的思源鎮(zhèn)都會被理解尊重。
這種人與人之間的包容,遠離了所謂的“理性思維”、“最優(yōu)解”、“最佳做法”、“值不值得做”等等,尤如甘泉一般流進了每位思源鎮(zhèn)人們的心中。